診間隨筆-擇善固執

  醫生一向都喜歡配合度高的病人,病人越信任醫生,醫生自然就能更放心、更用心的來診治病人;也因著病患的信任,以致醫生所進行的一切治療、用藥及叮囑,都能得到病患充分的配合,而在如此的良性互動下,通常都會有非常好的治療果效。反之,若是病人對醫生抱著懷疑、不信任的心態,醫生的處置,相對的就會偏向消極保守;而拜我們所擁有世界一流的健保之賜,這類病人,通常都是在周遊列國、貨比三家,今天台大,明天榮總,後天長庚……不斷的在尋找自己滿意的診斷與治療。

  從事醫療工作二十多年來,看過不少的疑難雜症,也面對過形形色色的病人,大部分的病人都不難溝通,並且樂意配合;唯有少數病人,有自己特別的堅持。例如:有些脊椎病患,認為瑜珈運動不但有益健康,並可藉此拉筋整脊,殊不知若是方法錯誤,或是過於激烈躁進,往往未蒙其利,先受其害,導致脊椎狀況加速的惡化。我會建議病人改做些輕柔體操,或是游泳,但他們仍是不改其志,深信只要長期做下去,就會看到進步與改善,可惜結果往往不是如此。

  由於網路的發達,有些病人會把我開給他們的藥拿回家上網查,結果看到的是每一種藥都有副作用,越看越就不敢吃。其實沒有一種藥是沒有副作用可寫的,因為藥廠必須善盡警示告知的責任,內容就難免流於廣泛……縱使我苦口婆心的勸病人安心的及早服用,被治癒的機會絕對遠遠大於負作用發生的機率。奈何忠言逆耳,他們還是寧可去敷草藥、拔火罐……有一次,一個病人一個月後再回來找我,衣服一掀開,哇!背部的精采度比起岳飛,可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,一塊塊深紫淺紅,大大小小有如外星人的麥田圈,有些燒焦,有點潰爛,如此驚悚的畫面,讓我忍不住問他:「這樣搞,你不痛嗎?」沒想到他竟回答:「痛啊!不過很舒服…」嗯?這是什麼邏輯,心想:「莫非他頭殼壞了?」接著他有點不好意思的說:「只是我的腰背痛好像還是沒有好……」

  還有一個病人,常年為五十肩所苦,我要幫他局部打針治療,他則說怕類固醇傷身,所以不肯。有一天他又來到我門診,這回是因為手臂脫臼,我問他是怎麼脫臼的?他說:「有人說撞牆可以治病強身,所以我就天天撞牆,有一天我突然想到,我的五十肩搞不好撞一撞就會好了,於是我就試,一開始覺得還滿不錯、挺舒服的,沒想到越撞越用力,就脫臼了……」真是個天才!

  有些病人則是會認為自己的病情非常嚴重複雜,不如我所診斷的那麼單純,最常見的就是病人告訴我:「葉醫師,我的脊椎受過傷,所以我背痛應該是脊椎長骨刺……」我說:「你現在真正疼痛的原因是因為背部肌肉發炎,好好的吃藥休息就會好。」「怎麼可能是肌肉,應該就是脊椎的問題……」這種病人,往往都會盧很久,任憑我怎麼解釋都很難讓他滿意,最可悲的是,以他這種莫名的認知,若是再遇上一位把關鬆散的醫師,一拍即合之下,這位病人很快的就會被送上手術台。

  做人能有所堅持,擇善而固執是好的,但「擇善」需要有正確的判斷力,來明白什麼是「善」,否則固執只會帶來更大的傷害。

  聖經告訴我們:「耶和華本為善」,「除了神一位之外,再沒有良善的」。讓我們放下以往錯謬的固執,從善如流,神是「善」,我們理當擇之而固執,讓跟隨神成為我們一生最有價值的堅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