詩篇第50篇(禱告會信息摘要)

  這首詩的寫作時間可能為主前七、八世紀左右,神藉著這首先知詩歌,向當時的以色列人發出強烈警告。第一段(1-6節)招聚了以色列人,表明祂是施行審判的神;第二段(7-15節)神勸戒祂的選民對獻祭不正確的態度;第三段(16-23節)斥責以色列人中,那些有外在宗教行為,內心卻沒有敬拜實在的人。

  最初神藉摩西頒布律法時,教導以色列人,以獻祭物與神立約,並使他們學習專心愛祂。但到了本詩的寫作時代,獻祭流於形式,以色列人以為有了獻祭這個動作,就對神有了交代,就不虧欠神了。「我並不因你的祭物責備你;你的燔祭常在我面前。」(詩50:8),從這經節看來,其實獻祭這個行為沒有錯,神也沒有責備他們不獻祭;然而,他們卻忘了,神根本不需要這些祭物,神說:樹林中的百獸是我的,千山上的牲畜也是我的(詩50:10),難道擁有萬物的創造者,還需要人來餵食祂嗎?神豈吃公牛的肉、喝山羊的血呢(詩50:13)?其實,獻祭真正的實質,乃是要向神傳達感謝與順服的心意。

  不只是點出了流於形式獻祭,神也斥責當時「口裏承認律法、也傳達律法,卻背了實質」的人為「惡人」。這些人與盜賊同夥、與行姦淫的人有分、口任說惡言、舌編造詭詐。神先前的緘默,是在忍耐,盼望他們悔改,豈知他們還以為神不管理也不審判。

  這首對著以色列人發出的詩歌,其實也是對著我們當今基督徒而發的。我們的教會生活,我們的敬拜、禱告、所有奉獻和服事,動機對嗎?我們是在服事神,還是在服事殿呢?神看重內心。在馬大和馬利亞的故事中,耶穌不是責備馬大忙著外面的服事而忽略聽道,而是提醒她是懷著埋怨的心在服事;耶穌也不是勉勵所有人都放下服事來聽道,否則誰來煮飯給眾人吃呢?祂只是在稱讚馬利亞內心對神的渴慕。因此,讓主來光照我們的內心,好讓我們的行動可以對準神,也能將人的讚美或批評看為小。

葉志偉牧師信息 2020.4.28 禱告會
風廷小組 陳怡伶 姐妹 摘要